杂谈——个人和集体

很久不写了,偶尔写了也没发出来。这次一定要写一篇能凑合发表的。

最近世界杯,国家之间的足球较量。某种意义上,没自己国家的球队来比赛,反倒是一种轻松。如果你的国家的球队和某个你喜欢踢得又更好的球队踢,支持谁,是个很无奈的问题。一些人自然是认为应该无条件支持国家,就像他们平时也支持中超的家乡球队一样。体育,给观众带来刺激的同时,也给一部分人带来归属感。说白了,体育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民粹。一个自己不喜欢、不关心的项目,一旦有了本国的运动员或者队伍牛逼,就变得异常的关心。当然,这没有什么对错。

大到国家,小到集体,都有很多人有这种特殊的、没有对错的情感。总体来说,如果一个集体带给你某些方面的好处,人们就更愿意产生依赖感。

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人——当然只是一部分人——无论本科就进来的还是研究生才进来的,无论主流学院专业还是类似北大软院的,一旦进了,周围自然会有或多或少的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和想法,从而让自己得到了满足,进而对这种满足产生了依赖,从而对学校有了更强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的成因是自己的学校足够好,因而一旦有人企图评论自己学校的不好,无论是否有道理,都很容易产生攻击性的情绪。正如我当年所说:“名校多低端捧,弱校多低级黑”。这是一种被动的保护,毕竟对这样的人来说,自己的名声很大程度并不是直接因为自己的能力而是出身(如果不把考试能力当做实际的个人能力的话),企图动摇自己出身高贵之根本的东西,都是自己潜意识里试图消灭的对象。

除了母校遭受不良评价之后的攻击,不少人出于各种原因喜欢“黑”和自己同级别(又大多同地)的相似高校;开始的黑可能更多的是打趣调侃,但总会有人黑出了感情,黑出了格,从调侃变成了低端的攻击,把自己对母校的归属感变成了对“敌人”的仇视。学校如此,国家也如此,虽然仇视哪个国家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不对称的信息获取。

当然,一些名校的靠学校获得了身份,也就意味着剩下的没进名校的没有这样的身份。他们当中看中这个的,可能会尽一切可能在研究生进名校,也可能出于羡慕嫉妒恨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很希望在某些场合证明那些名校也不过如此。当年忘了是上课还是听什么讲座,老师讲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的故事。这个竞赛我校非常重视,加上机械、自动化等学科也算有点水平,所以表现一直以来还算可以。但名校相对来说就没那么重视,基本都是学生自发的行为,老师教授给予的帮助很少,所以成绩惨淡。于是我们那个老师非常自豪的介绍了东大的成绩之后,还加了一段对清华在此项赛事成绩的描述——大概就是某次参赛第一轮被一个广东不知名二本开外学校淘汰,此后就不好意思来参加了——招来在座学生一阵哄笑,自豪感爆棚。还有一次忘了是什么场合讲什么比赛,反正是东大的成绩比北大好,我深刻的记得全场学生哄笑之余,我旁边某人非常牛气哄哄的来了一句,“北大也不行~”。

人呐,都太爱面子了。这也不能说对错,都是人之常情。当然,名校学生对母校的脑残粉,和弱校学生对名校的脑残黑相比,肯定还是前者强一些。毕竟人家能进名校,至少说明在同级别(本或硕或博的选拔)这拨人里,能力出众。除了依赖光环之外,拿掉buff直接输出,dps也很可观。

———–不是分割线的分割线———–

互联网公司离职率大都很高。秘密这种app里看到有人说自己所在公司离职规模之壮观,几乎每个评论都会猜是自己公司,非常欢乐。离职的原因很多人讨论过,今天想说说人们没离职的原因。

互联网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分两种,不累的和累的。而累的又分两种,不爽的和不那么不爽的。我们公司基本不加班,周末更是从不上班,偶尔周末上班了还可以调休,自然算不累的。百度等公司一些部门经常加班,每天下班很晚,给的活在常规工作时间也肯定做不完变相让你加班,这些员工也大都边吐槽边准备跳槽;豌豆荚等公司属于明码标价,干脆直接每周工作六天,但给的工资比较高,再有一些股票,不仅让很多人主动想去每周六天,也让里面的人离职率比较低。

在互联网这种跳槽很容易的行业,一个人离职,无论是因为这份工作不够好还是因为下一份太好,本质上都是觉得目前的工作不够好。如果不离职,自然是觉得当前的工作还算不错。员工评估当前工作,除了所做的事情给的钱够不够多、工作累不累等客观因素之外,一些主观因素也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自己是否认为做的项目有前途,自己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公司必须想方设法让员工认为自己做的东西有前途、自己在提高,无论是靠洗脑还是靠鸡汤,做到这两点才能留住人。毕竟工资涨幅都不如跳槽的涨幅。

还有一部分人,除了那些主观因素之外,还有一层额外的集体荣誉感。这帮人会把公司的发展当成自己的发展,公司好了自己个人发展很有限也很高兴。当然这样的人要么是在创业,如果不是创始人或者早期员工,要么是喝鸡汤喝多了,要么是被洗脑了,要么是装给领导看的,要么类似于去个名校甘心进大公司只为得到一个身份的认同。

主观因素包括集体的荣誉不只是让一个人不离职,还让一个人是否有热情主动的工作。如果一个人只是因为当前公司钱多或者还没找到下家,自然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可以靠deadline、KPI来鞭策员工使劲干,但被动终究不如主动。甚至一些积极性不高的员工没走可能只是因为干活不累钱又不少,如果钱不够多了或者累了直接就跑了。体制内的很多工作,都是如此。很多互联网公司,也是如此。像网易系的公司,总体给人的感觉,鸡汤少,洗脑更少,让人更自由,想的一多,就跑了。从而容易留不住人,或者人们也没啥激情(哪怕是盲目的激情)做事,因此很多时候网易的业绩不如其他巨头,但离职员工对前东家的态度也还算可以。

招人难,于是招了一个人必须要当两个人用,否则太浪费了。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因为国内经济总量不足、税负太高,除了游戏之外利润都少得可怜,因而必须利用国内的人权红利压榨员工降低成本从而盈利或者少亏损。而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做出同样的服务可以赚更多的钱,从而可以招更多的人,从而让自己的员工更轻松、收入也更高,进而变成太累的公司没人去。同样的劳动成果,美国赚的钱更多,因为美国人更愿意花钱买,因为美国人更有钱,因为美国人赚的多……先发优势,成为发达国家之后,进入良性循环。而中国,能做那些为了节约人力成本而搬到国内的工作——无论是制造业、富士康还是互联网的美帝企业中国研发中心——还都很满意。因为没钱,所以宁愿累也要多赚钱,然后所有人都不得不累,工资又不高,进而没人能消费得起,企业进一步没钱不得不压榨劳动力……恶心循环。一方面国内一直无法形成有效的工会组织来代表老方利益,另一方面企业的利润率低的可怜,一旦企业的用人成本上涨必然有倒闭风险,到时候跟员工一起玩完——有点像美国的汽车工业。


已发布

分类

,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