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在3.5线城市小住

本溪,建国时因为钢铁等设为直辖市,后来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之后变成辽老五,再后来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有立法权的非副省级城市——“较大市”,再后来钢铁没落石油兴起被营口等地超越如今变成了辽宁中游,于是也不知道该算三线还是四线城市,先按3.5算吧。

说是小住,其实是过年。但对我来说“年”不是个节,“节”又没什么过,所以也就跟普通的回家探亲区别不大,唯一的区别是时间比较长。

回家在高速上路过所谓的本溪新城——石桥子开发区。政府本来想在这盖个新的行政大楼把四套班子全弄一起,开始规划了一片靠河的风水宝地,都设计好了后来地质勘探说这土地疏松不适合盖高楼,只能重新搞,结果耽误了这一两年就赶上习李上台,现在李克强已经不让政府在新建大楼了,于是本溪的市委市政府还是分别在挺破旧的楼办公。以天朝的标准,本溪完全是该新建而没像一些政府那样赤裸裸的浪费,另外搬到新城也一定程度上免得新城变鬼城;不过以台湾海外的标准嘛……凑合用当然还能用。

新城如果只是收一片地盖一片楼大兴土木搞房地产自然在这种小城市完全没市场,政府画的大饼是“药都”,不了解制药行业,只觉得天朝要么是坑人的中药要么是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廉价西药,说产值啥的还好,但说什么研发能力都有点扯了。为了宣传这个品牌,本溪花几百万买了CBA辽宁队的冠名权,让球队变成“辽宁药都本溪”,直接把辽宁队搞成本溪队,让其他13个城市的球迷很不爽。

 

回家之后,除了适应28-30度的室内温度外,父母攒的让我干的事情自然都跟电子产品有关。一直觉得子女的电脑水平跟父母的电脑水平会是负相关的关系,一旦父母觉得子女电脑水平足够高,就完全不愿意学了,啥事都找孩子。

买了ipad air之后,把旧的ipad2送我妈。之前他俩有个ipad3,买的时候不知道啥叫app啥叫app store啥叫apple id啥叫icloud,要啥软件卖机器的给你装,用的人家的apple帐号,人家自然也会给你预装一些你用不着的来赚钱。android给厂商预装app大概一个机器几毛到一块,这种直接跟零售商谈的ios app不知道是怎么个价位?当时回家之后发现这样先不说自己没人家帐号的密码不能再装app起码隐私就是个问题,重置了下用我妈126邮箱注册了apple帐号,但坑爹的苹果强制要求密码必须有大写和小写字母,于是经常用数字当密码的我妈就根本记不住苹果帐号的密码了……我见过的记不住密码的亲戚都是搞个小本本写下来,感觉笔记类的东西还是太高端了他们未必接受得了,而且有的亲戚根本email都没有你让他拿网易邮箱登录有道云笔记都得额外记个密码,就不指望让他们电子备份密码,就纵容他们每次都翻箱倒柜吧。

然后就是传统活动——装系统。一般我这个年龄的人学会自己装系统都是win98或者XP年代,那时候的windows确实不那么稳定,用了一两年变得很卡很容易崩溃是实情,确实要重装才能好。但win7甚至win8以来M$做了那么多的优化,总体来说系统流畅了很多稳定了很多,可还是越用越卡。因为各种流氓软件想方设法把自己装在用户电脑上,而且都是开机自动启动,启动之后又扫描硬盘、弹窗,每个都这么干,主流配置的电脑不卡实在很难。所以说,码农都被亲戚逼着重装系统,都怪PM。

某种程度上,360还是得服。win8界面大改,连开始菜单都搞没了,很多人喷。但我爸妈不知道没有了,因为装了360之后,他自动弹出提示,告诉你win8默认把开始菜单“关闭”了,建议你重新打开。一旦点了打开,左下角会出现四色花瓣的360设计的图标,人家自己给你山寨了一个开始菜单出来……

从windows到linux到mac,从android到ios,各种平台的系统都用过之后,越来越觉得ios的“图标即app即数据”才是最适合大众的。android把图标和app分开(MIUI好像又山寨回去?)让很多人装了app之后找不到在哪开,也让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真正卸载。更别说windows了。硬盘分CDEFG区有啥用?手动指定安装目录有啥用?一个软件就是一个软件,软件固定放在一个位置且对用户不可见,公共的文件放在公共区(相对于ios用两个视频播放器看片得传两份因为彼此数据隔离,这个很安全但也确实不方便)其实跟现在的“库”道理类似,当然公共区的文件还是可以按照“文件夹”的形式让用户自行整理,并提供靠谱的搜索功能(已经有了),其实就够了。而且从metro的变革看来,windows未来朝这个方向发展完全是有可行性的。至于系统的API,开放什么、封闭什么,如果微软搞成ios那样极度封闭,肯定会不方便且不能向后兼容,还会被喷垄断。所以还是没法解决流氓软件的问题……

另外,不知道哪个app最先发明的,在app刚安装的时候搞几帧引导页介绍下功能之类的,因为已经约定俗成,所以已经很少app在引导页有提示说要上滑或者左滑翻页,于是很多新接触智能机的人看到这个页面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在家呆着实在无聊,游戏也懒得玩,用手机的时候心血来潮,试了下快的打车,截图如下:

PIC_20140129_222518_00B这“上百辆”是没车的时候写死默认的吧……另外百度地图显然弱爆了,人家高德地图在我们家这小区那还画了几条路呢……今天再看这个app,已经从上百辆变成2辆了(如题图,但没显示这两辆在哪,我还是怀疑是假的,貌似知乎上有匿名前员工说他们经常搞假数据?)

用我高中一个班主任的话说,本溪这地方,有钱也不知道咋享受,于是饭店多、洗浴中心多。那打开大众点评看了下:

PIC_20140204_181702_198我家虽然不是市中心当然也不算特别穷乡僻壤。扩大范围之后4.5公里之外的市中心地带倒是终于能看到有评价的饭店,但评价数、签到数目测都是两位数且小于50次。

微信没开附近的人,也没陌陌,我猜这俩app的使用人数是远高于大众点评这类高端东西的。

顺带说下,本溪由于市区特别特别小,基础设施比较容易搞,所以电信业发展比较能靠前。当年小灵通本溪算辽宁的第一批试点,后来拨号上网之后也搞过一段时间ISDN,只不过没等普及就被ADSL灭了。现在3G信号总体上覆盖的也还可以,起码联通是还可以的。

 

本溪全市只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院(有几个能容纳上千人的大礼堂型的就不算了),四个左右小厅,当年看过一次3D片进场领眼睛要100押金,不知道现在还收不收。豆瓣查不到放映资料,时光网倒是有,但都不能直接买票。另外城市的档次似乎决定了放映引进片的时候是放英文原版还是中文配音。本溪好像见不到英文原版,当年在沈阳时印象中只有上午的打折场能看到英文原版,黄金时段都是配音的,在帝都一律都是原版的,即使神偷奶爸2那种街边广告牌都在宣传邓超配音的电影,影院放的也都是原版。也许不能绝对,但大概如此吧。

很多人潜意识里觉得,小城市生活开销低,大城市赚的多花的也多。但实际上,小城市的商品物价并不低甚至要高于大城市,只有人力成本低一些。小城市开销低是因为有钱你也花不出去,或者说小城市的人的享受生活的方式都不怎么要钱(打麻将总输的除外……),从而降低了开销。说白了,完全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除了网游,整个第三产业也很不发达。

 

很多人拿什么青春拼搏之类的来说为啥要去大城市,最近知乎有个很火的问答讲为啥要远离家乡去大城市。先不说提问的人有多少北京土著驱逐外地逼的趋势,其实我并不觉得最火的那个答案说的多么靠谱,因为他更多的是拿体制外又是互联网这种高速发展行业跟家里的公务员去比,这并不是很正确的比较方式。因为很多人想在大城市进体制内工作,也许相对来说没那么看人脉,但恶心人的程度其实弱不了太多,所谓的青春和奋斗,其实只是一个托辞罢了。IT行业当然是个特例,这种并非每个城市都有的行业,选择余地基本只有大城市。

我个人的观点是,大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核心只有一个,离落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尽量远。这里的落后,可能是物质上的,医疗教学质量、商品丰富程度、饭馆菜系种类和好吃程度等等;也可能是精神上的,老家的亲戚的旧思想、老家人老百姓的旧观念、甚至地方官僚对于法治意识的薄弱和对民众言论的控制,或者更多的电影,更好的影院,更爽的IMAX,话剧、演唱会、音乐会、球赛等等。或者换种说法,从小城市到大城市,是一种低成本的“移民”。之所以是移民,是因为我相信很多年轻的时候愿意在大城市待的,老了很难愿意回去,大城市不只是挥洒青春汗水的地方,而是真的提升生活质量的地方。当然房价交通雾霾等等影响了质量提升的程度,这就是正负因素互相制衡,正因素多了人就越来越多导致负因素上升,终究是平衡的,而人数就是平衡的结果,何况很多小地方的污染比北京严重得多。当然,当我们老了的时候,中国已经又发展了几十年,那时候的小地方肯定还是不如那时候的大城市,但那时候的小地方至少远好于现在的小地方。这样回家乡,或者去其他非大城市定居,也许就是个可以接受的行为了。就像很多人去国外定居,若干年后回来,其他因素暂且不提,假如大陆还是他离开时那种熊样,想必回来的人会少掉大多数的。

而且,真到了那时候,应该也不会有人再问,“你干嘛要来北京”了。


已发布

分类

,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