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大连理工大学

晚上李科去混大工BBS(相比之下我们的学校官方BBS……不解释),ACM专版大致发现了这次省赛的名次。4个队8题,大工包前十,“完虐东北大学”。

按理说,东大和大工是一个级别的学校,都是辽宁的985,就像本溪高中和本溪一中一样。但种种原因最近十年两者逐渐拉开了差距,也像本溪俩中学。从入学分数到各类成就甚至省内名声他们显然都高于我们。当然了,东大最大的好处是懂得怜香惜玉要我这样的人,当初我们年级主任赵平听说我不复读去东大还问我爸我为啥不去大工,人家不招掉档的我怎么去呀……

东大的名声越来越差已经是共识了,排名啥的倒是次要,主要是我们真的没啥能长脸的事情——除非把MCM成绩算上?加上前一篇文章提到的经费的问题,政府也不是很把我们当回事。我高中的时候我爸在一次电视电话会议上已经听省长还是书记说了:“我省的教育,高等教育看大连,职业教育看沈阳,基础教育看本溪。”作为基础教育示范城市示范高中出来的学生,投身一个以职业教育见长的城市里最好的大学,也就注定纠结了。

当然,这跟ACM有关也无关。有关是我们学苗已经越来越不如大工,尤其是平行志愿之后。他们对于ACM的政策如何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还是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符合自己学校现状的体系,什么ACM班之类的。其实我本身不是很赞同把一个比较应试的比赛当成圣旨来做,终究是兴趣小组的形式。但同样是兴趣小组,我们还是有能改进的地方。

很多人都提到所谓的政策,东大的政策就是发钱+系数+保研。校方或者软件学院院方除了王平外都不是很清楚国家三等奖比省级一等难,于是这方面肯定有点不合理。不过肯定不是决定性因素,毕竟搞ACM的一定都不是为了钱和系数或者保研才去做。如果有人觉得优惠更多更能吸引人我不反对,可是既然你都不是因为这些才吸引过来的,你又如何确定别人会因此被吸引呢?对学校来说,无论你ACM还是数学建模,都只是比赛而已。除非学院本身把某个比赛当成锻炼学生能力的方式(比如牛校喜欢让学生做算法题那ACM地位显然就高了),学校不可能以舆论引导的姿态把比赛分成三六九等说重视哪个不重视哪个。更何况作为一个小学校,想靠比赛成绩混脸,就更不能指望ACM了。

所以说,直接原因是技不如人,间接原因就不要考虑那么多了。

现在我们学校真正有在亚洲赛混的队大约4个,但绝对不是说有12个人有实力参加亚洲赛。某种意义上,抛弃所谓的关系、旧情拆开按照每个人的情况重新分组,重新分配资源搞成2-3个冲击下银牌的队应该是最好的,只不过都不愿意。毕竟没有人有独当一面的实力,没有那么强的实力就总想着互相抱彼此的大腿了。一个队的实力一定是基于个人能力,所谓的互相补充也是在个人能力足够的前提下,regional不能保证至少两个人独自做也能过3-4题,是不可能让一个队过4题甚至5题拿银牌的。过早的所谓分工,看似一个人管一类题,可是如何保证这个人遇到这类题就一定能出来呢?团队的配合更多的是如何在5个小时内分配资源,包括如何放弃、如何换人写,如何想测试数据,但最基础的一定还是个人能力。无论编程、数学、还是各类算法的理解。

这次比赛我们队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卡住简单题时候的处理方法。一个是某人想的思路并不靠谱或者说其他人知道方法后没有反驳,大量时间去写一个错误的代码,然后代码还没写明白(比如居然用memset给一个int数组每个数都赋值成10000之类的……)。另一个是看见几十个队伍过了之后没有去想最简单的方法而是意味的把数据规模想得很大,导致两道暴力题没过。再然后就是我跟李科都对数状数组不是很熟,最后就是自己比较SB忘了2<<60是先溢出再赋值……总体上属于临场发挥和做题经验不足。应对方法只能是刷题。

看了下大工BBS上的那个省赛前集训时间表,就是周末下午+晚上,平时18:30-21:50,先做题再讲解,持续20多天。我们不是不能这么做,只是都不怎么上心,加上要么实验要么选修各种扯淡事情,最后就没什么人了。最开始那天还能保证机房做满,省赛前那周人家在冲刺我们机房里不到5个人,还能说什么呢。反正我虽然不认识所有人,但谁上心谁不上心我很有分寸,四省赛就算在家门口比,也不是那么容易参加的。

还有将近4周时间就要四省赛,不可能甚至永远不用指望追上大工,只求不在家门口丢人偷一两个一等奖回来,亚洲赛的目标依然是银牌,反正对于大多数人,拿银牌就可以退役了,拿不到也可以退役了。何况目前这些人只有我在亚洲赛拿过奖、6个参赛但没拿奖的,有经验的着实不多。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