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ckout from MSRA

从12年3月1日到13年2月6日。将近一年的时间,大学的1/4,从实习的角度讲很长,从科研的角度讲很短。长久以来,尤其是最近几个月,自认为有些感受,但也都憋着,想一块说。但愿没把该说的漏掉。

大概一年前的时候,ACM已经基本决定退役,想出去实习。早已把简历给黄大仙,但有道的HR一直没理我(事后证明似乎去有道的话学院很可能不批?),然后这时候WJ突然给我打电话,问我想不想去MSRA实习,有个机会可以帮我推荐下。早就认识WJ,但实际上基本没在他手下干过什么活,所以如果不是他信得过的人都没空/没兴趣,也不会来找我。于是把简历给他,然后有人给我发短信约电面时间,然后折腾了下如何用MS的固定电话拨外地号码之后,也就稀里糊涂的通过了。

来北京之后经常能遇到一些想来MSRA而不能的人,可以说除了UR组之外,正经搞科研/项目的组确实比较难进。毕竟僧多粥少,而且MSRA的实习生招聘相对来说没那么“正规”,更多的时候还是靠关系——说白了是基于信任,对名校的信任,对自己熟悉的老师/教授的信任。我不敢说这种方式好还是不好,我只能说如果不这样我进不来,但某种意义上,两种方式招到靠谱的人的概率在名额很少的时候基本差不多,而现在这种方式更省事。还是那句话,任何招聘方式都是看是否对公司最优利,对应聘者永远没有完全公平的方式。

然后HR就来联系我,HR用的英文名,搞得我以为微软必须要有英文名,于是管我要英文名的时候我就给她了,于是lync里我是为数不多不是中文拼音名的人……

外企嘛,英语不好肯定是个事,不过一群中国人说英语也确实蛋疼……最最开始的时候我发邮件啥的还尽量用英文,lync基本上都是汉语,到后来搞论文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避免表述不清我基本都只用中文了。刚开始三个月,我跟日本人一个屋,基本上除了第一个晚上我跟他有点交流之外后来每天晚上见面也就打个招呼,基本上也是他让我觉得我这种英语渣渣出国纯属找死……

我们组的正常工作属于多媒体编码之类的,我mentor博士毕业之后留在MSRA,应该是老大觉得深度识别这方面很火也跟我们有点相似之处,于是让他来搞。于是我们几个人就是我们组唯一一个搞CV的小团伙。入职后的第一件事是看stereo相关的论文,看看跟structured light有什么相似的、能借鉴的。(说到stereo我想吐槽,业界有一个大牛搞的平台用几个测试图来测试大家的算法,于是显然的,大家都去明着/悄悄地优化benchmark,估计任何领域有标准测试数据之后都会有这个问题吧,当然stereo的测试图主要也就那么几个)然后开始研究CUDA给我们的算法用GPU加速——最开始的两个月和最后两个月的主要工作都是CUDA,也算首尾呼应了。对于一个准备当码农的ACMer来说,写优化算法速度的代码还算属于本职工作。然后玩了玩580和680的显卡,也多学了一门手艺。

其他的时候就属于“科研”了。想一些方法改进某个目标、验证这个想法,或者别人提出了某个想法,我去验证。有成功的想法,也有失败的。成了自然好,当然得多测几种情况看看;遇到失败的时候感觉能最快速的想清楚失败的原因是最重要的,因为失败可能是代码不对,可能是验证的方式不对,可能是理论上这个想法就不对。如果能尽快确定出原因就是因为想法本身不靠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尤其是我们做实验不只是靠代码还要用一万多块钱的DLP投影仪和几千块钱的640*480黑白摄像头校正、拍图什么的……

我更多的有自己的想法的东西就是我那篇CVPR,三个reviewer给了传说中的125(1是最高分5是最低分),估计一般人同时15的可能性还真不大……当然15同时存在的原因也比较奇葩……rebuttal已经结束,半个月后出结果,也不知道会怎样。相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在MSRA投了一篇一作的顶会论文无论是否中都确实比较幸运。说到作者顺序什么的又想吐槽,因为国内的导师评职称只认一作,而相对应的学生毕业所需要的论文可以让导师一作自己二作,于是导师抢学生一作的情况屡屡发生——你可以说这不是抢,毕竟可以说“没有你的老师就没有你的今天”什么的,但终究不是那么回事。而MSRA相对来说不那么看重研究员是不是一作主要看这个项目是不是你的,因此一般更愿意让学生一作——当然说研究员不在乎一作肯定是扯淡,所以更多的应该感谢他们。

都知道MSRA实习“容易发论文”,对于我这种因为英语和gpa低不太想出国的来说这个实习机会给我、这个论文的一作给我也确实有些浪费。有人说有时候评价一个人的发论文数量,在MSRA发的论文要除2再跟别的论文比——可是很多时候不来MSRA论文是0,来了只要有一篇哪怕只算0.1也是比没有强的。容易发当然不是靠MSRA名气大,毕竟会议的论文都是盲审,做的东西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何况即使说名声,MSRA的名声也是从MSRCN开始那帮研究员——主要是华人——一点点拼下来的。

与其说MSRA容易发论文,不如说在很多高校(院所)发论文很难。同样一个人(比如我),在弱校基本上就是自学去当码农,真读研了也很水。但同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就直接去研究这个领域目前最高的水平,争取在这个水平上做出突破——不管行不行都要上,即使最后真不行了,还能发个比顶级会议稍弱一些的,起码也不至于在学校呵呵。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导师/老师/教授的层次问题。跟一个只求评上弱校教授的导师混,甚至有可能跟一个不指望评上教授只求拉项目捞钱的老师混,没天天让你做他拉来的私活天天当码农就不错了,还能指望搞科研?即使是拉私活,人品好的老师还能把钱分给你一些甚至都给你,赚点钱锻炼了码农能力方便找工作也不错主要看你想干嘛;人品差点的请你吃顿饭感谢你一下;再差点的就连饭都没有还要挟你不让你退出……(再吐槽,来了之后才发现,名校里一些实验室或者我们组联合培养的博士毕业所需要发的论文,或者名校尤其是实验班本科生大神发的论文,在东大这种比较弱的985几乎都够当教授了(似乎当教授除了论文还得搞点什么自然基金项目?)……更何况那些非985、非211……所以我觉得以学校为单位给教授指标实在很扯,尤其是在民众都不知道这种事情的情况下,就认为教授都有高水平,很蛋疼)

除了有机会发论文很幸运之外,更幸运的是相对来说我这一年做的工作比较起步,并不需要非常深的理论功底,更多的是小聪明的堆积——目前的情况来说这确实是我最擅长的,也挺悲哀——因此即使这个文章真中了我也没觉得做的东西多么的NB。作为一个弱校的又是软件学院出来的人,郭嘉都说我就是来学如何当码农的,自然别的也不太会——毕竟数学等基础可不像码农这么容易自学。先不考虑无论上什么课最后都要自学这个客观事实,单纯看课程设置,从高考分专业就注定让一个人当码农肯定是很傻逼的人才会这么制定政策。因为CS的动手能力不行就搞了个只会动手(还得是在自学能力强的情况下才只会动手……)的专业甚至变成学院变成一级学科,只能呵呵。学术界和工业界除了个别领域之外确实不那么的重合,但更多的应该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通过选课或者大二/大三细分专业肯定也比现在这种方式强。当然这都是假设老师能教明白课。所以我觉得吧,以后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定什么政策,只考虑大概十几个不到二十个学校的现实情况就好了,什么35所示范性,什么985,什么100个学校1000个专业都太多了。当然好处和钱只给清华北大甚至工科的钱只给清华也不太好,还是应该在全国各地都搞几个top学校互相竞争——反正钱都给你你也不能世界一流。

通过实习,通过实习生转正的面试,我拿了STC的offer,放弃offer的原因其实很多,又很明显。不过跟MSRA的人,比如我们老大,解释为何放弃STC的offer其实并不容易。我感觉,MSRA这种高薪(不仅远高于高校老师,还高于码农)让你发论文/专利顺便希望你尽量搞搞产品转化的环境实在太业界良心了,所以researcher们对微软的感觉要远好于码农甚至好于微软自己的码农。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在利润到一定程度之后都喜欢搞研究院——是真正的研究院,不是腾讯研究院的那种研究院——虽然IT业起伏迅速很多公司若干年之后就衰落了也会先砍掉研究院,但这些研究院为人类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也许国内的互联网企业都没那么有钱,也许老板们都有忧患意识不想只想看到现金流入不想轻易流出,但不管怎样都没有美帝企业的良心和气魄,以及长远的视野。去年看到某狼性企业一个好像级别很高的人在内部邮件解释为啥不搞研究院,说建研究院多么扯淡之类的,然后据说今年该企业要搞专门研究deep learning的研究院,也不知道他们还能狼几年。

我觉得吧,就算微软最终死掉了,也会晚于他们的。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