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

昨晚去北航参加刁神办的聚会。第一次去北航,错误的估计了地图的比例尺导致直接走过了……貌似北航还真没有认识的同学。

通常,搞技术的都不善于社交,更没必要“扯用不着的”而直接看真本事。但搞搞聚会还是很好的,认识更多牛人,起码混个脸熟。人际关系丰富一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北大的final神牛每个人自我介绍的时候都会在一个印着北大校徽的本上记录些什么。很多时候,校友多了很重要,因而很多人因此推荐跨校读研,而ACM的特殊文化让大家互相认识,相当于有多了一批水平通常高于本校校友的“校友”。

见到了以前只见过照片的诸多神牛,最大的感觉就是绝大多数都比照片的胖……然后作为大三的我几乎是最小的之一,作为东大的我几乎是最弱的之一,作为一铜双铁的我就更弱了。里面已经本科毕业的也基本是读研的居多,CAS的好像最多?然后妹子比想象的多,后来发现很多妹子尤其是长得不错的妹子其实只是单纯的家属跟ACM没啥关系……

已经工作的大牛更多会提及工作之后算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现在在MSRA还感受不到太多,感觉其实对于ACM非常牛的人来说,搞科研能稍微对口一点?毕竟理论基础很好,只要别学的太死就肯定比一般单纯成绩好的靠谱,更重要的是智商肯定够,尤其是那种理工科的“硬智商”。大约半年之后的校招面试也还是一定会问算法,所以我还是淡定刷刷rating再第若干次重读算法导论,顺便再看看神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分布式……真希望豆瓣能推出记录重读、重看的功能,不只区分看没看过,还能记录看过几次、每次的时间和感想。然后好像还得好好看看C++,从来没用CPP写过面向对象的东西,什么虚函数操作符重载也只是会用但从来没真用过,没准写个什么东西最后编译都过不了。所以很多时候面试这玩意也很纠结,选算法最好的吧,工作的时候用不上,选语言、框架最通的吧,又不代表所谓的能力(因为可以背概念,也可以完全靠经验堆,肯定短期内比其他人表现更好),更何况倒时候未必用这个。STC他们用连连看一类特别智能的东西,几乎就是差不多的人都会用,可是你不能说你会用这玩意就要你……

所以说吧,找工作看命。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