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拔“人才”

最近校招高峰期,不断有人对目前IT公司招聘的方式(笔试,面试,算法,其他,等等)进行评价。不能说槽点很多,起码很多言论虽然有不少支持者但我还是觉得不靠谱。因此写出来表达自己观点。

先提出一个基本假设,如果不同意这个,那么下面的就不用看了。

公理:选拔人才的主体对象是公司而不是应聘者,公司制定的方法一定是公司管理层自认为对公司最有利的。而这不意味着对每个应聘者有利(主要是指公平),甚至不意味着对大多数应聘者有利(公平)。

在这个大前提下,还要有一些定理。
定理0:短时间内彻底比较两个人(或两两比较以达到比较所有人、给所有人排序取前XX)是不可能的。

因此,任何大规模选拔(而非少数人竞聘一个岗位之类的)本质上不是选评价高的,而是选有更高的概率在日后的工作中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的。把这个目标做到极致的我认为就是高考。虽然很多人吐槽高考选拔不到人才,但要承认名校的学生平均智商、能力等等要高于弱校(不同意这句话的参看定理1)。因此高考总体上是成功的。失败的地方不是高考制度(地域差异、江苏奇葩模式等问题另算),而是因为文化因素、社会现状等原因,好大学意味太多优势,因此忽略很多东西只追求高分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也是净赚的。每个人都确实净赚,使得整个国家、民族亏大了。

定理1: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NB,然后看到一些获得更好结果的人很可能不服。

因此,很多人的对于某公司面试评价的观点本质上就是“问我会的才靠谱,问我不会的说明这个公司的招聘方式不对,看不到我的优点”。太多人觉得很多面试自己不会的问题都是“一搜就搜到”的问题,然后却没认识到其实自己会的也是一搜顶多一问或者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就会……常见的两类问题,“期末考试题”和算法题,ACMer很多人是算法比较强(特指ACM风格的算法题,其他的算法尤其是更数学的算法或者科研上的算法需要看这个人的具体水平了),其他的不太会,于是一般觉得只问算法别的不问的面试才是好面试;而很多没任何ACM经历的,一般算法能力很弱(毕竟除了几个牛校之外,一般学校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课都很水),就会觉得算法实际工作很少用到,就算用到了也可以现搜。高考也一样,理科学的好的自然觉得高考题应该难一些,近些年来高考题越来越简单导致更多的是比“稳”甚至“比文科”从而很多不太擅长做难题的人、文科更好的人更有优势;而一些理科不太好的就会觉得这些题没任何意义,考得太难没有任何价值之类的。

基于这些道理,企业该如何选拔呢?

首先,因为大量人投简历,挨个面试肯定不行,因此要有一个简单的筛选的机制(选前面提到的“概率”最高的)。其次,要有一个评价的标准,能让人一看就看出这个人要还是不要,而且还是在几轮面试之内决定(选概率更高的)。

那么,就看现在各个公司普遍采取的方式。筛选简历,一般内推的直接给资格,其他的简单看看简历内容,名校优先、高学历优先、有实习经历的优先、ACM获奖的优先,数学建模获奖的不优先,做项目比较多的优先。任何一个优先都意味着一些牛人很可能因为这条悲剧掉,但是从公司的角度,筛掉了50%的人,放过了1%的牛人,对公司来说根本不是损失而是省事了。毕竟,剩下的那50%还是远高于最终招聘的headcount。

然后就是笔试面试。其实两者本质我觉得并无区别,因为现在面试除了自我介绍、介绍项目之外,大都是问问题,而这些问题除了性格测试类的问题之外都是姿势问答类,无论算法题还是期末考试题其实都可以在笔试中问。剩下的就是问什么样的问题更好了。显然,基础知识得问,毕竟,一个说自己学过C++却连虚函数都不知道是啥的人你敢要么?你能说“虚函数是啥我不知道,但我google一下就知道了,所以这不该成为你不要我的理由”么?至于问多少、问什么方面的,就因人而异了,但大致看一下一个人的基础如何,虽然可能显得蛋疼,但总不是坏事吧。然后,算法也要问,毕竟跟基础知识相比,算法相对来说不是靠背、记忆而是一个理解、运用(当然,问那种链表找环什么的大陈题实在没水平……经典题可以问但也不是这类经典题,问个简单的背包或者简单的图论二叉树比这玩意强多了……)。确实算法用不到,但其实应届生会的东西也约等于没有,到公司还是要现学,能把算法学明白的,一般智商不低,数学不错,懂得运用。确实算法可以背,任何题都可以背,出声朗读代码、背代码应付考试的比比皆是。但什么东西不能背呢?

算法因为需要把理论模型运用到具体环境中因此还得变通点,项目经历之类的,不说容易吹牛逼、水分大,起码能不能将这些经历培养的能力运用到工作中去都可能是个问题,甚至是否真的培养了能力都是个问题。起码从我接触到的少量“老师的项目”来看,做个能用的,交差,甲方觉得靠谱就行了。做个能用的东西,我觉得并不算积累的经验。真正的经验应该是知道一个东西怎么做是最好的、最科学的,很难被黑的、并发很高的等等。但有几个项目有这个机会提供这种学习资源呢?

软件业发展到今天,每个项目都很大,当年那种一个人写个软件、一个人写个游戏甚至一个人写个操作系统的“个人英雄主义”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一个人除非牛到一定程度,否则很难说“这个不好用,那个更不好用,老子自己写一个”。于是其实工程师也确实都在螺丝钉化,以至于一些发不出什么牛逼论文的科研工作者也可以鄙视程序员“给他们美国人当码农”了。人一多,其实公司的能力就未必看员工的平均水平更不是什么木桶原理了,只要有足够数量的牛人,剩下的只要不差就可以了。而目前的招聘方式可以最低付出的招到一定比例真正靠谱的,苦了一些真正的牛人,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至于结论呢,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既然能让这些公司活得很滋润,没有因为一些人吐槽的原因而找不到牛人从而死掉。那么就说明,这种方式不错。至于有没有更好的方式,那就看有没有革命性的变化了。我觉得很难。起码不是网上那些人能想出来的。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