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j 100题纪念——我眼中的ACM

2995538 yangzhe1991 1000 Accepted 756K 0MS Pascal 63B 2007-12-18 12:35:18
8710115 yangzhe1991 3368 Accepted 9336K 1282MS G++ 1756B 2011-05-31 15:25:26

终于,100题了。

从提交id将近30W到87W,从07年十二月到11年5月,从高二到大二……

我老了,poj也老了,很多OIer、ACMer也老了。

昨天world final,传说中的清华神牛队并没有料想得夺冠,要知道他们三个任意一个拿出来都是传说,然而他们老了,他们的状态不如当年了。其实种种迹象都意味着,很多人高中的实力要比大学强,因为只有高中可以放弃一切,大学却不行。

但,放弃一切真的就很好吗?神牛放弃一切才能成神,可是众人若放弃一切就意味着风险,一旦保送未成,一旦大学之后有些偏科,后果都是恐怖的。于是乎上到国家部委下到老师、过来人都不鼓励以保送为目的搞OI。可如果没有了保送资格,又有多少人想成为OIer、又有多少学校还能容下OIer呢?

某种意义上,这类竞赛已经成为一种体育运动,就像象棋围棋桥牌一样。唯一的不同是各类竞赛都是基于那个学科,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所以贴近“生产实际”的部分,叫培养,高于实际的部分,叫竞技。正如说每天跑步可以强身健体,而参加比赛就不是为了锻炼一样。写写算法题算锻炼coding、思维等能力,整天刷题准备比赛就是竞技。所以说什么搞ACM不实用是没意义的,正如你不可能说那些运动员在一圈接着一圈跑是浪费时间。当然同理只会参加比赛也是没意义的,就像运动员退役也得会点别的,除非官或当教练。而既然各科竞赛贴近科学就意味着确实可以很好的锻炼这个学科上的能力,起码北大数学系的牛人大都是CMO的金牌,其他专业也同理,这说明竞赛起到了比高考更具针对性的选拔作用,至于是否出来陈景润那是大学教育的事情,不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中国人和东欧人有智商有天赋,尤其是数学天赋,我们需要的只是更好的教育。而非讨论该不该有这些竞赛。

不会下棋的人永远不能体会奕者的乐趣,非ACMer的程序员也不会体会ACMer之间的情感,非程序员就更不会。所以某网站出现的习惯性喷子也没必要当回事。很多中国人的逻辑就是喷,你考上清华了说你应试教育,你全面发展说你早晚去美国,你留在国内就说你不会创新,反正怎么说都能喷、怎么说都得喷。但也确实没见几个清华的人出来反驳这些,因为没意义,所以ACMer也不必要当回事,同样无意义。

有人拿ACM成绩跟科研成果比,其实可以理解。毕竟ACM给外人看就是一个计算机编程比赛,号称“最聪明人的比赛”,那么你既然聪明,你就该做出更多的成果,这是一个常人的并不错误的逻辑。说中国人会做题这也得承认,高中各种竞赛乃至ACM我们总体上比较强一定程度也是因为这类东西靠题海战术训练而我们确实不缺这样的人。但我说过,ACM是竞技,想拿成绩还不往死了练,你玩蛋啊?至于什么创新思维,当然不是靠ACM一类竞赛获得,但这类竞赛并不会消磨这种能力反而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消磨创新思维的是从小学以来的教育,以及中考高考。因为这既没有创新、又没得到真正科学的学术性训练,又是排他性的。

ACM和OI最大的区别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组队,一个是功利性弱。组队意味着更多的朋友,更紧密的配合,甚至能搞出奸情和基情,当然也有亲友团以及打酱油。而功利性没有OI强意味着更多人是处于兴趣。当然其实搞OI的也大都有兴趣,但因为种种原因绝大多数搞OI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得奖能保送而非单纯为了快乐。很少有听说搞ACM是为了保研,就算有人因为觉得搞ACM帮助自己找工作,那也是出于“素质教育”层面。当然我也遇见不少大三下甚至大四才发现自己coding能力、数据结构、算法的水平跟ACMer比就像渣一样于是想混进队伍中来。这些人终究错过了机会,也没必要所谓的“参加比赛和训练”,找本算法书,找个电脑敲代码其实就够了。就像你想锻炼身体没必要参加体育比赛或者跟运动员一起训练一样。肌肉男并不一定是参加比赛练出来的,民间也有很多高手,其实都是在于天赋和自觉,努力错了路子只会考试的除外。

—————————————————————————-

现在因为各种原因,我做事情开始圆滑了。主要体现在跟不同人群的相处上,当然,最符合我根本利益的还是ACM,如果我不能摆平双方的抵触情绪,我肯定站在acm这边。起码接触的牛人除了ACM就有李丹程派、其他老师派、独立派、鄙视ACM派和读研刷分学生标兵派,人各有志,木有高低贵贱。我们的目标都是用代码改变世界,顺便为建立和谐社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身体力行。心若是好的,总不会内斗的。

回到我这悲剧的100题上。正经oj做题也就这一个,所以可见我做题之少。当然高中的时候不做POJ是因为不爱看英文题,然后我们老师每次都给我们找题做拿cena测累计也能有个一两百题(当然不是过一两百题)。反正我承认我比较懒,不爱刷题,但比某只兔子强点。

我的话完了。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1. […] 到最后好像还是得看算法水平如何。对于算法的学习完全是通过ACM。之前在我POJ终于刷到100题的时候(其实也就一年前,根本不属于小时候……)我说ACM就是一个竞技,一个像体育比赛一样的东西。没必要给他加上什么正面甚至负面的含义。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感受,感觉也并非完全如此。想锻炼身体完全未必要参加体育比赛,锻炼coding能力也完全没必要参加ACM刷题,这句话还是对的。可是想学算法、研究算法呢?牛校不清楚,起码按照东大的水平, 软件学院只有数据结构课没算法课,数据结构最难的是AVL树和dijkstra。10级的数据结构课是当年教我们C++的那个不会用namespace的老师教,居然讲了KMP,当然我估计他自己也不会,所以讲完没人会,考试也不会考。CS系理论性强一些,数据结构不知道是否比我们难,有单独的算法课,网络流只讲不考,诸如此类吧。总之通过课堂学算法,基本上是不可能指望。然后自己看算法书,也就看看算法导论,知道有那么些东西,还是得做题才知道自己是否会运用,所谓的题最靠谱的形式当然就是ACM的题了……当然tc一类的也算在内。而跟同学一起参加ACM,其实相当于搞了个算法兴趣班,学一些基础的算法,大致能做到运用(也许自如),最后顺便去比赛,拿个奖。当然,正如班级的学习氛围很重要,一个学校的ACM氛围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团队比赛很难靠一个人的努力做到什么,而且ACM也并非是完全靠自学就能很猛的,起码连该学什么都不知道。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