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信息的获取与控制

本文的起因是微博上@纯银V 发起的针对豌豆荚一览的产品讨论,但本文不主要讨论这个话题。

都知道现在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仅获取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每个来源能提供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一切归功于互联网的发展——并不只是技术的发展,还有产品的发展。从过去定期看报纸、电视新闻,到后来用电脑上网看新闻,再到手机也能上网,再到智能机允许服务器主动给手机推送通知发新闻,不仅信息的及时性有了保障、数量有了保障,甚至很多时候不看都不行,是否弹窗也成了不少用户评判某个产品是否流氓的标准。

不同的人对信息的偏好程度是不一样的,这里说的不是话题——比如体育还是娱乐还是科技还是财经——而是内容的性质。在某个事件刚发生的时候可能信息只有一句话,在发生一小时后可能是一段话,在发生几个小时后是一篇几百上千字的文章,在发生几天甚至几周后是一篇非常长的深度文章。总体来说,“憋”得越久,内容越丰富。就像从前只能写信的时候一封信会说很多东西,后来能打电话的时候电话只聊几件事,现在有了微信可以一天聊好几次每次只有几句话。

但是,人们到底对很及时又很粗糙的信息有多大的兴趣和获取的意义呢?十多年前的911,据说国内第一个发布消息的是新浪网,距离第一架飞机撞世贸大楼10分钟左右,考虑到当时的互联网还没有主动弹窗的功能,人们上新浪看到这个消息可能又会晚很多,甚至很多的流量其实是靠口口相传这个消息然后大家才去上网看来龙去脉。到了今天,如果再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尤其是发生在大城市的突发事件,可能全国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收到弹窗提醒。但对于这些事情,早知道和晚知道区别有多大呢?很大程度上抢速度变成了各个新闻网站/app之间竞争的手段而已,并不意味着对获取信息的人有多大的帮助。当年在有道给词典接网易的消息推送系统的时候发现,网易搞的消息推送系统,是单独给新闻客户端搭一套服务,其他app公用另一套,以尽可能地提高新闻推送的及时性。很多编辑在一些非突发事件中会提前编辑好绝大多数内容,只留一两个空等最后出了结果就发布,而编辑经常手抖,导致发错消息……

消息获取速度提高后的另一个转变,是来自亲人的“担心”。20年前可能几个礼拜写一封信就可以了,急事发个电报,哪怕自己儿子死在外地可能也得等几天甚至几周才知道。如今,如果微信不回电话关机持续个半天一天,哪怕只是因为手机没电或者在睡觉或者手机被偷了,家人也会担心。信息的速度快了之后,是确实产生了对速度的依赖感的。

我个人很少去追那些“紧急”的消息,唯一算是追的,应该也就是体育比赛想看直播了,但看直播也并不是追求第一时间知道结果,而是享受这个过程。除非这个消息和我十分有关,否则我不会打乱我原有的进度去关注一个刚刚/正在发生的事情。相反,我更喜欢看事后一段时间,各方消息比较明朗后的一些“深度文章”。或者用另一种说法,我喜欢杂志胜过报纸——如果假设报纸的发行频率远高于杂志的话。毕竟,知道天津爆炸、深圳滑坡、巴黎恐怖袭击确实重要,但第一时间知道还是一天后知道不重要,我更关心事后的发展,比如政府和公众如何应对、如何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无论报纸还是杂志,都是上一个时代的产物。我现在依然订杂志,但不看报了。目前只订了一个ipad版的财新周刊,因为我觉得内容还不错,电子版也不贵。无论报纸还是杂志,其实真正可看的内容比例都不高,以至于广播和电视会推出各种“报纸摘要”栏目。报纸时效性强,受互联网的冲击也更大。因为上面的东西网上肯定都有。而杂志的东西因为更独家,有媒体自身的内容,并不是每家都一样,因而只要这个杂志拒绝把东西放到网上,并且内容足够吸引人,就还是会有人买。当然,愿意看深度内容的终究是少数,更何况还要花钱,因此杂志的日子一样不好过。互联网解决了报纸时效性依然不够的问题,也解决了报纸可看内容比例不高的问题(下面会具体说),还解决了报纸要花钱负担一些印刷成本还不环保的问题,所以互联网媒体全方位的干掉了报纸。但互联网只是一个渠道、载体,并不是直接产生内容的,顶多是让更多的人可以产生内容(web2.0、自媒体)。

关于内容的获取,除了关心内容的深度(其实更多人我觉得是不在乎这个的),就剩下对信息的感兴趣程度了。不同内容平台的信息获取方式是不同的,如我在讨论一览的那条微博所评论的那样:

我个人对信息获取更多的是依赖“人”给我筛信息而非机器。因此各种信息的感兴趣程度是SNS关注的人>运营筛选的>机器算法推荐>rss类纯时间序排列。微博有前两者,新闻客户端有中间两个,rss和一览都只有第四个。所以基本上我大多数时间是刷微博,偶尔刷知乎,偶尔刷网易/头条,很少刷一览。

这里的时间的多少其实也没有严格的统计,但次数一定是每一层少一个数量级。因为越是大而全的时间序排列,越意味着“效率这么低都想刷那一定是有不想错过的东西”,比如我的RSS阅读器,基本上一周甚至两周才打开一次,每次打开都有最近一段时间未读的上千条消息,我会逐条看标题,挑感兴趣的看全文,直到把所有未读都消灭,累计用时不低于半小时。比如一览,可能每天只打开1-2次,甚至是两天打开一次,但是每次都会刷很久,因为不想错过那些高质量的内容。只不过低效率的问题在移动端会更明显,因而实在做不到像PC的RSS一样每条未读消息都不放过。至于传统的杂志,对我来说也就是财新周刊,我基本上是一个月打开一次,一次连看4期……

最重要的依然是内容——要么能产生优质内容,要么能聚合优质内容。这里的优质很难定义,可能大家普遍认为low的内容不是优质,但很多人确实喜欢看美女,对他们来说美女身材越好越漂亮内容就越优质。但是单纯吸引眼球的内容又确实很难说得上优质,所以,就先不定义什么是优质内容了。一旦内容有了优劣之分,就意味着只要没有优质内容就一定没人用、只要有独家的优质内容就一定有人用。如何能有更多的活跃度就涉及到如何提高用户看到的信息中优质的比例,这是一个内容性产品的核心,其次才会是交互、界面。

因此就到了第二个话题:信息的控制。

“控制”是个很主观的词,甚至很大程度上是个很负面的词。每个媒体在控制新闻内容的时候,必然会多说自家产品的好话或者自己干爹/投资方的好话;一些政府干脆直接控制媒体和互联网。但是除此之外,单纯为了提高用户阅读体验的控制,就是一个正面的行为了。无论是手动选择/排序,还是主观设置一套算法来自动推荐,都是人来决定的,因而只要是控制都是主观的,无非是目的不同。互联网产品对于内容的控制和用户的需求是相似甚至相同的——看到更多喜欢的内容,因而产生更多的点击、留存、启动次数、活跃用户数等指标。

控制的方式无非是两大类:把按时间排序的内容略微打乱顺序,把众多来源的内容靠某些指标选择给用户。只有社交网络适合第一种,其他平台都是第二种。微博前段时间开始尝试打乱顺序,也就是在前面放一些“最近”的消息,在开始的时候被骂的很惨,我觉得并不是因为这个方式不对,而是最开始的时候算法确实有点傻逼。后来逐渐优化后,目前的“最近”或者“热门”体验已经好多了,据说数据也很好看。而对于第二类,由于合作方每天会提供海量的数据远超用户的阅读量,而且大多数内容是用户完全没兴趣的,因而必须要有机制决定给所有内容根据用户的喜好排序。要么是靠编辑人工选,编辑的能力决定了用户的喜爱程度;要么靠自动选,用户的点击率自然而然的体现了用户的喜爱程度。当然也可以两者结合,并且自动可以通过各种分类手段更细化的推荐,也就是真正的个性化推荐。无论怎样,为了提高内容的质量,都需要对内容的展现有所控制。进而用户觉得某个产品会有很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若干个能看到这样内容的产品占据了一个人绝大多数是碎片甚至完整闲暇时间,对很多用户来说已经不需要在额外主动的获取其他内容了。

当教科书的内容足够多、学业足够繁重,很多学生就不会试图获取书本外的知识了,这很可怕。当APP的内容足够多,用户对新app的兴趣也就下降了,有证据表明用户已经过了智能机初期那种愿意尝试各种新app的时期了,这对创业公司来说也很可怕

最终回到开头说的,关于一览的话题。一览作为一个形态比较初期的产品,其优势是内容尤其是深度内容足够多,这背后是“应用内搜索”的爬虫部分,抓取到各种app的内容。其劣势是没有对内容进行任何控制让他变成一个RSS类的产品,也就是应用内搜索的搜索部分——相当于现在只是告诉你最近一个小时你所关注的若干个网站分别新生成了哪些网页。但是,内容是很难说提高就提高的,而对内容的控制简单不少,甚至可以“抄”一些成熟的产品形态,因而我对一览的未来还是非常有信心的,除非以后一览的内容也就是应用内的内容最终都放开了,变成像网页一样每个搜索引擎都有的,那么那个时候就要比纯技术还有市场推广等各种复杂因素了。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